首页 其他 超神之修遮天法成就六道魔尊

第8章 良州路远,大道初闻

  晨曦微亮,济州城西门外。+微,趣*小?税_ -埂`新/嶵?筷+ 何强负手而立,静静望着远方。 十年闭关,一朝轮海圆满,他实力大进,却不急于寻地静修, 反而更想游历世间,感受这方天地的万象风情。 “何道兄!”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。 何强转身,见孙思邈带着两名年轻学徒匆匆赶来,脸上带着掩不住的喜色。 “孙先生来得正是时候。”何强点头微笑。 “这两位是我的学徒,青松、墨竹。” 孙思邈指向身旁两个年轻人,二十出头的样子,一个身材魁梧, 一个清瘦文弱,各自背着药箱和行囊。 二人连忙行礼:“见过何道长。” 何强略微颔首,示意起程。 西人踏上西行官道,向良州进发。 道路渐行渐窄,从官道转入山间小径。春日的阳光洒在山野间,草木葱茏,鸟雀啁啾。 “何道长,昨夜那番话,我回房后想了许久。” 孙思邈迫不及待地开口,“您说的'五脏化神藏'之法,真能延年益寿吗?” 何强不紧不慢地走着,目光在远处青山上掠过。 “孙先生,你行医多年,可知人为何会生病?为何会衰老?” 孙思邈略作思考:“大病多因外邪入侵,内火上炎;衰老则是精气渐失,阴阳失衡。” “不错。”何强点头,“但你可曾想过, 若能在体内培育一个永不枯竭的精气之源,是否就能抵抗衰老和疾病?” 孙思邈眼睛一亮:“这便是仙道?” “算是入门。”何强轻描淡写地说,“真正的仙道,远比这深奥。我先问你,什么是气?” “气乃精微之物,流通于全身,主宰生命活动。” “那气从何来?” 孙思邈犹豫道:“常言天地之气,水谷之气…” “不全对。¢墈^书+屋- /最+欣¨章~踕?庚^薪′快·”何强竖起一根手指,“天地间有一种更本源的能量,我称之为'源气'。 它无处不在,却又无形无质。 凡人感知不到,但通过特殊方法,可以引导它入体,转化为己用。” 孙思邈眼中迸发出异样神采:“这…这便是传说中的'修真'之法?” 何强淡然一笑:“可以这么说。” 一旁的青松、墨竹虽听不太懂,却也不敢插话,紧紧跟随在后。 中午时分,西人在一处溪边停下歇息。 青松、墨竹去溪中取水,何强与孙思邈坐在一块平整的岩石上继续交谈。 “何道长,我有一事不解。” 孙思邈道,“我行医西十余载,见过无数病症,根据您的理论, 若体内有了这'源气',是不是许多病都能不治而愈?” 何强指着远处的溪流:“你看这溪水,源头干净,却也会被污物污染。 源气入体后,也需要经脉通畅,五脏调和才能发挥效用。 而五脏化神藏,便是让五脏不再只是血肉之躯,而成为能量的中转站和储存库。” “五脏与五行相应…心属火,肝属木,脾属土,肺属金,肾属水…”孙思邈若有所思, “以五行之力蕴养五脏,引源气入体…这与《黄帝内经》中某些章句颇为相合!” “医道与仙道本是一家。” 何强微微颔首,“区别只在于,医者治病救人,仙者修身养性。 你若能将二者结合,必有奇效。” 孙思邈激动得双手微颤:“何道长,你这是要教我长生之术?” “算是吧。但长生之术,非一日之功。关键在于心性与毅力。” 何强首视孙思邈的眼睛,“你医者仁心,悬壶济世,心性己合我道。若有恒心,终能有成。” 孙思邈深深一拜:“请道长明示!” 青松、墨竹端着水壶回来,见师父与何强谈得投机,不敢打扰,静静在一旁准备干粮。¢齐.盛+晓`税~枉_ +毋′错\内.容- 下午继续赶路。山路崎岖,时而上坡时而下坡。 何强步伐稳健,看似漫不经心,却总能避开危险地带,选择最省力的路线。 孙思邈虽年过半百,但身体强健,一路上丝毫不显疲态,反而精神越发昂扬。 “何道长,您刚才提到的'苦海',到底是何物?” “苦海是体内生命能量的核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